10月24日下午,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左亚文教授应邀莅临我校,以“何以读经和如何读经——与大学生谈中华传统经典的研读”为题,带来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胡秋春、外联部主任陈书剑,湖北省炎帝神农文化基金会副秘书长吕光亮、我校党委书记、校长许婷,副校长蔡明与2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具有原创性、奠基性与不朽价值的著作,像《论语》《道德经》这样的典籍,不仅是治学修身的根基,更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源泉。”讲座开始,左亚文便直击核心,解答“为什么要研读中华传统经典”这一关键问题。他提出,中华典籍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与宝贵财富,是涵养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面对当下大学生依赖 “概论式”教材、深陷碎片化阅读的现状,他呼吁大家打破局限,将经典研读纳入核心学习范畴,在原汁原味的文本中汲取精神养分。

谈及“该研读哪些经典”,左亚文提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核心原则,力荐“四书”“五经”作为入门与深耕的核心书目。他结合自身研究经验,逐一对《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进行了深度解读,既阐释经典的思想内核,又分享结合专业特色与个人兴趣的研读方法,鼓励同学们精准选择、深入钻研,让经典真正融入学习与生活。

讲座尾声,左亚文给出“三层级研读法”:一是从文字层面理解文意,二是从逻辑结构把握思想体系,三是从反思意义上进行批判性吸收。他寄语同学们,研读经典需“坐得下来、沉得下去、悟得出来”,在字里行间体悟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不断提升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作为我校“人文素质养成”课程的深度拓展,本次讲座不仅搭建了师生与中华传统经典深度对话的桥梁,更点燃了同学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热情。学校在“文化传承+”育人体系中,将不断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经典研读会、文化实践活动等多元形式,培育兼具专业技能与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薪火相传。
来源:思政学院

